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路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路

2019年04月29日 10:12:11 访问量:4353

办学理念

立德  启智  健体  尚美  崇劳

 

一训三风

校训:博学明德  求实创新

校风:见贤思齐  敬业乐群

教风:显幽阐微  辨物正言

学风:穷源竟委  格物致知

 

办学目标

以和谐创新为内涵,以个性化教学为亮点,以彰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知行能力与创新精神为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把会宁二中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级中学。

 

办学思

以德治校  科研兴校  特色立校  质量强校

 

学校精神

励志·尚勤·厚德·博学

 

A一训三风释义

◆校训:博学明德 求实创新

“博学”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首句,是希望我们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获得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掌握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

“明德”是《礼记•大学》中三纲要之首纲,也是三纲要的核心和根本。它是说大学之中最高的为学之道,是要能够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时常革旧从新,身体力行,追求真、善、美。

“求实”:是对“实事求是”的浓缩。“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以褒扬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释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就是务必取得事实根据,逐一探求真实的结论。

“创新”亦作“剏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义出《礼记•大学》——汤《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实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中国人民最珍贵、最精致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立国固邦之灵魂。弘扬求实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

◆校风 :见贤思齐 敬业乐群

见贤思齐:意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它是后世读书人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坏的现象对自己的警示,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敬业乐群: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作为校风意为教育者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有顾全大局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受教育者来讲要专心于学业,和同学融洽相处,及早锻炼自身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教风:显幽阐微  辨物正言

“显幽阐微”“辨物正言”皆出自《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指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分辨事物的种类,辨别事物的情况——教育者面对学问、面对受教育者都要持审慎严谨的态度,发现微小,阐明幽深,辨别真伪,弘扬真理。

◆学风:穷源竟委  格物致知

穷源竟委:出自《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它的意思是说要搞清楚事物的本源探求明白事物的发展去向、结局结果。现比喻要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现在的流行诠释主要根据南宋朱熹学说引申而来,认为“格物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这特别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实践出真知!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学就是我们祖先所说的格物致知。

 

 

B办学理念释义

立德,树立德业。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代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曰:“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代曾国藩对此颇有实践: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曾公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副对联总结了曾国藩的一生。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

启智,开启智慧的法门。《学记》曰:“化民由学。”“化民”即启智育人——启迪人类智慧,这是教育的本质。《六韬·武韬·三疑》:“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意思是说,只要细心去研求,必然会启迪思路,显示智慧,智慧可以开启财源,财源可以启发民众,民众中可以涌现贤人,贤人如果有人启迪,便可以用以统治天下。“智慧”首先见于处世,“启智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培养有道德、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这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其次见于学习:体现于智慧的学习内容和智慧的学习方式。“启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中学生启智的学习内容立足于培养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而智慧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健体,健身,强健体魄。中国古代的体育,首先讲究的就是礼仪。礼仪,便是文明的起源。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射箭运动,《论语》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其次强调的是文明养生,如东汉名医华佗编的“五禽戏”可以说是保健操的起源。最后重视开发智力,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都起源于中国。毛泽东主席1917年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想要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文明,必须先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是创造文明、改变世界的前提。毛泽东还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无德智也。”支撑知识,躬行道德的载体是人的身体。希腊先哲柏拉图曾说:“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而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归根到底,体育的目的,不仅是强壮人的身体,更要塑造人的灵魂。因此,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尚美,崇尚美好。《孟子·告子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此衍生出一句俗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美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本质属性。“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质的,也是内在的、精神的。“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学校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及相应的课外活动和良好的校风等,使美的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尚美”还要与校训中“求实”的精神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崇劳,崇尚劳动。对于劳动,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

三国时医学家华佗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强听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宋代苏轼说:“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而且,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文明。纷繁复杂的商品现象显示,只有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学校劳动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教育他们尊重劳动人民,增强同理心,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完善人格,造福人民;要培养他们最基本的劳动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指引——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劳动无以为人,无创造无以成事,没有奉献难成大器。

编辑:信息中心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文星街2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