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告诉你,一个关于会宁二中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关于会宁二中的秘密

2017年04月25日 08:29:30 访问量:3901

                   

        大家都知道我们会宁是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可是鲜有人知,在县城东南的桃花山上,有一片“状元林”,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这片状元林,是会宁二中一位普通教师刘启海,用22年的时间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义务植树的成果。如今,从山顶的般若桥,到山脚下的葫芦池,这片面积百亩有余的树林,覆盖了整个山坡,蔚为壮观。

 

            昨天,恰好遇到刘老师和二中副校长王正辉正带领学生们在山上种树,被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景象感动,拍了一些照片,顺便采访了一下刘老师,请他将当初义务植树的初衷以及相关的一些情况,整理成文字,在刘老师的文字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在这里种过树的学生,考取清华、北大、南开、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的,获取硕士、博士学位的约有二十人,不禁心生感慨,好一片琢璞成玉、育木成材的“状元林”。

          采访中,刘老师告诉我们,除了副校长王正辉,现任县政协副主席刘琪,和他一起带学生种树十多年了,为这片状元林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劳动。下面是刘启海老师的文字,读完受益良多,对这位辛勤教书育人的好老师肃然起敬。配了一些他发在空间的图片和西雁传媒采编银河昨天在山上拍的照片,一起分享给大家。


      我带领学生在桃花山山上开辟了一块园地种树,经过了22年的集腋成裘,现在蔚然成林了,闲暇时去桃花山访问树是我的乐趣,是别人无法想象的乐趣。一个人置身于那片树林里,松柏苍翠欲滴的颜色,淡淡的清香;树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还有黄鹂清脆的歌唱,都带给我喜悦,令我留恋忘返。有一次还写了一幅对联:“青山无语,松风有声”。  



     1996年春天,我带领会宁二中高三·六班学生在县城西南桃花山上义务植树。那时候,由于第一次栽树,经验不足,又缺少树苗。于是,我和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在东山林场和沙湾林站要了些松柏树苗,共计栽了150多棵,开辟了一块造林园地。从那时起,我给自己所任班主任班级的学生订了一条班规:每年在桃花山上进行义务植树活动两次,即秋天挖树坑,春天4月份第3个星期天种树。1997年带了一届补习班,栽松柏150多棵。1998年秋季开学,我又带应届班,到2000年毕业,共栽松柏1000多棵。2000年秋季开学到2003年毕业的学生,三年共栽松柏2000多棵。2003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到2006年毕业,三年共栽松柏2400多棵。2006秋季入学到2009年毕业,共栽柏树3000多棵。2010年春天,我带高二文科班,到2011年高三毕业栽柏树2400余棵;2011届学生高一栽800棵;高二又带文科班,到2014年毕业栽松柏1600棵;2016届文科班栽300棵;今年4月23日是个星期天,又到了我们植树的时候了,由于班小,50人,栽了300棵。

    为了栽树方便,我曾经叫人在山顶挖了两个水窖,自己买了将近一千米水管,三个潜水泵,40把铁锨,不过这些东西大多数被人偷走了,只剩下30多把铁锨。

  经过22年的努力,植树数量逐年增多,面积不断扩大,为此,县林业局于2002年丈量了63亩,到现在共计约10000多棵,成活率90%,并且绘图存档,这样,我和学生的植树活动得到了县林业局的认可。那些和我一起栽树的学生先后基本上都上了大学,我给这片学生义务栽的树林取名“状元林”,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把“状元林”的牌子立在了桃花山上。那些栽过树的学生:如1996届的刚直,2003届的柴双勇上了清华大学;刘祯读清华大学博士;2016届文科班的王玉宾考入北京大学;2003届的王涛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吴廷伟上了天津大学,何毅上了南开大学,高旻上了四川大学;2009届的钮玉平上了厦门大学,席小丫上了华东师大等名牌大学;1996届的刚直、武军霞、康向东、魏金仁、安小平;2003届的司伟,2006届的张璠,2009届刘东润等获得了博士学位;2000届的董彦辉、栗文钰、范毅强;2003的柴双勇、吴廷伟、张学儒、贾筱文、蒲鹏、杨宁都读了硕士,2006届的、姚庆、王盼,2009届的周雪艳获得硕士学位等,不一而足


    我们的植树活动得到了县林业局、桃花山管委会、学校、学生家长、武警会宁消防中队和社会上一些热心人的支持,现在会宁二中赵校长非常重视和支持,现在我们的植树活动纳入会宁二中校园文化建设十大活动之一,学校购买树苗,我带领学生去栽。二十多年来,一直得到各方面方面大力支持我们,没有他的支持,我们的植树活动很难坚持下去。我非常感谢他们。

    我把植树和树育人当作我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尽管很平凡,很普通,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是一种生活乐趣。我曾写过一副对联:“识字读书明理达道,栽松植柏教书育人”。

      我的植树渊源是我亲爱的父亲。小时候打记事起,每年春天跟着父亲栽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他把外面拿来的树苗如何栽上,如何把杨树的枝干插入土里育苗。我家房前屋后都是树,是最普通的树种,有榆树,杏树,洋槐,柳树,杨树,桃树,椿树,后来母亲又从舅舅家移来两棵核桃树。二月杏花最先开放,那白色的花朵绽放时,便有许多蜜蜂飞来,嗡嗡地闹着,“红杏枝头春意闹”,民国年间王国维先生说“着一闹字,便境界全出”,那种境界,至今想起来依然感动着我。每年到我准备去栽树时,就想起父亲,想起父亲教我如何栽树的情景,也可以说,种树也是我怀念父亲的一种方式。


    如今,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三年了。记得父亲病重期间我回家看过他一次,他忍着病痛对我说:“你是教书的,你就要好好教,会宁老百姓供娃娃上学不容易。”父亲的话时时鞭策着我。我曾经写过对联:“识字读书明理达道,栽松植柏教书育人”。

    教师是我最理想的职业。人生如白驹之过隙,转眼已垂垂老矣。在有生之年,能干一件有趣的事,也不在这人世间白走一遭。


    另外,通过栽树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爱祖国爱家乡的理念;教育他们学会劳动,体验劳动,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栽树的同时感悟人生。俗话说树木根深叶茂,那么,人生在少年时代也要为将来打基础,作为学生就要认真学习,否则,将来一事无成。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上学的这句《毛主席语录》如松柏的颜色一样鲜活,永远根植在我内心深处。生命不息,植树不止。生活在会宁这片土地上,在桃花山上栽树护树,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将永远坚持下去。

        1997年种在龙圣祠院里的云杉

马尾松

         96年、98年种的树已经成林


东关小学的小学生也参与到植树劳动中




编辑:信息中心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文星街2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